教学督导与质量评估中心(新))

我校举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本科课程评估培训

发布日期:2025-09-29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9月29日下午,我校在尧山实验室一楼会议室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本科课程评估培训。副校长李波、教务处处长李青彬出席,各二级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等教学管理人员,以及课程负责人与团队成员参加培训。教学督导与质量评估中心副主任王洁辉主持本次培训。

会上,李波副校长就本科课程评估、课程改革与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统一认识、准确把握课程评估目的。开展课程“评估”而非“评价”,根本目的是为了摸清家底、诊断问题、持续改进,其终极目标是推动课程内涵建设与教学改革,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非给课程或教师分优劣、贴标签。各学院和课程团队要呈现课程最真实、常态化的面貌,坚决反对突击准备材料,要发现真问题,实现真改进。二是清醒认识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目前我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在落实OBE理念上存在“形似神非”现象,虽然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但教学理念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改革效果不显著,课程考核评价、课程AI平台、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实际需求存在差距。三是坚定不移推进课程改革与建设。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改革已是高等教育竞争的制高点。我们要彻底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对标“两性一度”,重构课程体系,推行模块化课程建设,按能力需求重组课程、组建团队。以模块化课程为基本选项,实现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路径。学校将强化AI平台支持与资源建设,二级学院落实主体责任,全体教师提高认识、立即行动、全员参与,将课程作为终身事业来深耕细作,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四是持续优化课程评估方案。此次参与评估的专家做好评估工作的同时,要征询全校对于评估工作的改进意见,以便持续优化评估方案,改进评估工作,提高评估效益。

教学督导与质量评估中心主任史玉珍对课程评估实施要点进行系统解读,详细说明评估依据、评价标准、流程安排、材料准备等,强调课程评估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理念,通过课程评估、诊断,推动课程建设提质增效,夯实人才培养之基。

课程评估专家、旅游与规划学院院长鲁迪教授结合多年评审经验,围绕《以评促建,以评促强——共同打造一流本科课程》,从“评估的意义与目标、专家与教师的角色与职责、评估核心维度与观测点、评估流程与方法”剖析了常见问题与改进方向,为参训教师提供针对性指导。上一轮评估优秀课程负责人王瑜以《〈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评估与建设经验分享》为题,从“课程背景、对标建设、反思改进、心得体会”,为课程团队提供可借鉴的课程建设路径。

教育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课程是主阵地,教师是推动改革的源动力。此次培训通过方案解读、专家辅导、经验分享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参训人员对课程评估的认识与操作能力。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系统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夯实育人基础,持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下一篇